寻根溯源探华夏文明,品味孟津享研学之乐
202
2025年3月30日,阳光明媚,巩义市学习小组满怀期待地踏上了前往孟津区会盟镇的研学之旅。此次行程涵盖了游览龙马负图寺、汉光武帝陵,品尝铁谢羊肉等精彩环节,大家对这场穿越时空与味蕾的文明文化研学之行充满了向往。
车队沿着黄河岸边缓缓前行,宽阔的彩虹路两旁,桃花粉嫩娇俏、海棠缤纷烂漫、紫荆热烈明艳、樱花如云似霞、丁香馥郁芬芳,它们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簇拥着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们热情招手。不同颜色的花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条条绚丽多彩的花道,让我们仿佛踏入了如梦似幻的童话仙境。眼前的美景令人陶醉,大家纷纷停下脚步,拍照留念、嬉笑玩闹,仿佛一下子回到了青春年少的时光。
一路前行,我们来到了龙马负图寺。走过图河上的小桥,寺院大门便映入眼帘。大门两侧呈外八字形,“河图之源”“人文始祖”八个大字与门匾“龙马负图寺”相互映衬,古朴庄重,浓浓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
走进寺内,一匹龙马雕塑格外引人注目,它昂首奋蹄,踏波前行,气势非凡,仿佛下一秒就要一飞冲天。马背上的旋转环行花纹神秘而独特,传说伏羲氏正是根据龙马背负的图纹画出了八卦,为华夏文明奠定了基石。底座上“龙马负图”四个字笔力苍劲,与整个雕塑相得益彰。
绕过雕塑,便是伏羲殿。在殿的左下边,有一幅看似不起眼的河图。为我们讲解的王导老师站在图前,侃侃而谈。她从河图的发现讲起,深入到数字的推理演算,又阐述了八卦的形成过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她逻辑清晰、知识渊博,一番讲解让我们心中对于学习《易经》的诸多疑惑渐渐消散。王导老师还联系实际,提到《西游记》中的诸多人物、《射雕英雄传》里“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的姓名、居住地、服饰等,都与八卦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文化的魅力就在于此,触类旁通,那些平日里常用的成语、俗语,在这里都能找到根源,这也让我们对《易经》的学习研究兴趣愈发浓厚。
伏羲殿的两旁分别是文王殿和孔子殿,伏羲发明八卦、文王推演八卦、孔子为其注释,历经传承与发展,不断演变的八卦思想最终成为了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来到正殿三皇殿,大殿内供奉着中华文化的肇始者伏羲以及炎黄二帝。殿内雕梁画栋,装饰得金碧辉煌。伏羲像端坐在正中,炎黄二帝像分坐左右。寺庙里的建筑古朴典雅,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岁月的故事。我们漫步在庙宇之间,欣赏着精美的壁画和雕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当年龙马奔腾、伏羲沉思的场景。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整个寺庙都笼罩在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中。在这里,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在王导老师的带领下,大家走进易学博物馆,在周易六十四卦经文前认真研读。王导老师熟练地随意点取其中的章节、语句进行解读。我们发现,许多名人的名字都来源于《易经》,在这里,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名不见经传”。大家一起诵读经典、交流心得,中国经典文化的千年古韵让整个博物馆都充满了庄严的神圣感。
离开龙马负图寺后,我们乘车来到了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孟津县白鹤镇铁谢村的铁谢李松羊肉汤馆。尽管我们特意把时间安排在下午一点左右,但汤馆内外依旧人头攒动。大家分工协作,有的排队买饼,有的排队买汤,还有的去楼上找座位、摆放餐具,一番忙碌之后,终于喝上了汤质纯净、鲜味爽口的羊肉汤。搭配的细长烧饼烤得金黄酥脆,咬一口,外焦里嫩,香气四溢,让大家赞不绝口。
吃完饭后,我们散步来到了对面的汉光武帝陵。这里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和光烈皇后阴丽华的合葬陵墓,民间俗称刘秀坟,由神道、陵园和祠院构成。沿着神道前行,两旁的石兽雕刻得栩栩如生。进入陵园,导游带领大家玩起了有趣的游戏——闭目走八步,去盲摸冢前石碑上“中兴世祖”几个字,据说能直接摸到的人会福气满满。伴随着大家的欢声笑语,我们又在导游的带领下,在“鸟鸣柏”下闭眼静听拍手声后树梢响起的鸟鸣声,在“苦恋柏”前聆听那唯美的爱情故事。园内的“小鹿回头”“巨龙盘柏”等千年古柏郁郁葱葱,被人们赋予的各种形象惟妙惟肖,生动有趣。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一天的美好时光即将结束。这次研学之旅,让我们不仅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品尝到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美食。研学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此,走出熟悉的环境,去感受不同的文化和生活,让我们的内心变得更加丰富和宽广。我们满心期待着下一次的研学之旅,去探寻更多的文化宝藏和美食珍馐。
推薦
-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