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洛河源头河洛源头洛书出处
地球上不只有洛阳,还有一个地方叫洛南,洛南洛河源头,河洛源头,洛阳洛河下游。
洛南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洛河水,不浇田,流到河南浇竹园。
张斌峰说“洛南是神的地盘,长安和洛阳是人的天下,洛南成就了长安和洛阳两个千年帝都!”
洛阳、洛南与洛河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洛阳与洛河:洛阳因地处洛河之北而得名。洛河是黄河的重要支流,发源于秦岭山脉东侧的陕西洛南县,流经河南卢氏、洛宁、宜阳、洛阳、偃师,进入巩义后,在神都山下大王庙处注入黄河。洛阳在历史上是多个朝代的都城,其发展与洛河息息相关。洛河为洛阳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也为城市的兴起和繁荣提供了重要条件。同时,洛河在洛阳的文化发展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如“河图洛书”的传说就与洛河有关。
洛南与洛河:洛南县因县城位于洛河以南而得名。洛河自东南流入洛南县,横穿中南部,在沙河口附近流入河南省卢氏县境。洛南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洛南盆地旧石器遗址群”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此外,洛南也被认为与“河图洛书”有一定关系,有“灵龟负书”等传说,据《山海经》记载,“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为洛汭也。仓颉也就是在这里发现神龟负书,造出了现在所用的文字”。
河南专家对于洛书出处的说法。据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河图洛书探秘》(王永宽著)一书介绍,“洛书”的出处有三个地方。其一,洛出书处在洛河的上游,即陕西洛南县。沈约《竹书纪年》注说:“(黄帝)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得图书焉。龙图出河,图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接万神于明庭……
而对于洛阳境内的情况,洛阳境内有古人类遗迹,例如“洛阳人”遗址等。洛阳境内也有旧石器遗址,如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等。这些古人类遗迹和旧石器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古代文明的演进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历史文化方面的研究和观点往往存在多种解读和争议,随着考古发现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这些问题的认识也可能会不断更新和完善。
栾川孙家洞旧石器遗址初步测年为40万年左右。
该遗址于2012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出土的古人类牙齿化石是河南省境内首次在考古发掘中有明确地层出土的中更新世时期古人类牙齿化石,填补了中原地区未在洞穴中发现古人类的空白。其对于研究中国第四纪古生物的演化、古气候环境的变化以及人类起源及演化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洛南夜塬遗址地层堆积厚达24米,可划分为36层,其中第1—4层主要是覆盖在上方的表层土壤,以及一些现代堆积,从第五层开始出现古人类遗存。
通过各种科学检测:含古人类文化遗存的第36层,在不晚于距今110万年前的早更新世晚期便已形成,第五层距今3万年左右,即洛南夜塬遗址的距今时间是110万年—3万年前。
通过考古可以确认:距今110万年前,采用中国传统石器技术的“洛南人”在此生活,一直延续到距今3万年左右。
洛南盆地旧石器时代人类文明的摇篮!
洛南古人类遗址在洛南县城周边可以用遍地开花,随处可见,无处不在来形容,目前已发现旧石器旷野遗址480多处,发现石器15万余件,夜源遗址时间确定为110万年,持续不断延续至三万年前,花石浪遗址50万年,张豁口遗址石器遗址年代确定在70万年至3到5万年之间,手斧等石器现发掘能确定年代为25万年至7万年左右。
推薦
-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