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康家:横跨四百年的河洛文明传承者
河图洛书流传至今,不知道多少年,它的真正的价值,是不断延续高品质的人群。所以河洛智慧能在家族被应用和传承,也意味着一个家族的未来。
作为发源于河洛腹地(今河南巩义)的家族,康家从明朝延续至民国,创下“连续13代富足、兴盛400余年”的传奇,核心便在于将河洛文化的精髓融入家族血脉,形成独特的传承体系:
1. 以“四留余”家训锚定河洛处世智慧
康家将河图洛书“阴阳平衡、生生不息”的哲学融入治家理念,提出著名的“四留余”家训:“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路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这一理念呼应了河洛文化中“过犹不及、中庸守恒”的核心,既成为家族经商、为官的行为准则,也让家风得以代代延续。
抗日战争时期,家族第十八代传人康子昭变卖三分之二田产支援抗联,获“毁家纾难”匾额,正是这份传承的生动体现。
2. 贯通河洛古中医与食养智慧
康家在医药领域的传承深度契合河洛五行养生逻辑。家族第十八代后人康明轩作为“河洛康氏古中医非遗诊疗法传承人”,不仅延续了祖传中药炮制技艺,更将河洛五行与食养结合,创立怀山堂等品牌,把铁棍山药等河洛特色食材的养生价值发扬光大。
这种“医食同源”的实践,正是对河图洛书“万物相生、顺应规律”理念的生活化诠释。
3. 以家文化研究活化传承脉络
当代康家后人仍在推动河洛文化的延续与创新。
第二十一代孙康华兰深耕家文化研究,在北京成立家文化研究中心,打造“道南学堂”,以耕读传家、道德传家为主题,将康家传承的河洛智慧转化为可落地的家风建设方案。
从明清庄园的楹联家训到现代家文化研讨会,康家搭建起传统与当代的桥梁。
此外,洛阳当地还有诸多家族以技艺传承呼应河洛文化,比如马杰山牛肉汤家族(六代传承百年汤艺,依河洛节气调整配料)、真不同水席李氏家族(七代传承宴席技艺,融入河洛民俗元素)。
但论及对河洛文化系统的全面承载,康家仍具代表性——其传承早已超越单一技艺,形成涵盖哲学、商道、医药、家风的完整体系,成为解读河洛文明的鲜活样本。
河图洛书涵盖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将一以贯之,全息,格物致知在生活,家族建设中应用,提升生命品质。
愿河洛文化不断延续传承,让我们家族健康延续,民族强大。
推薦
-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