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的源头——河图洛书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今天小编就讲讲河图洛书的故事。河图洛书传说,关于“河出图”“洛出书”等相关故事的民间传说体系。主要流传于河南省洛阳市。“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河图洛书的起源与传说传说伏羲创作了河图洛书,1979年版《辞海》中,记录一个流传于中国古代的传说。
相传在伏羲存在的时期,曾有一个奇丑无比、体型庞大的怪物游到黄河边上,而且背负着一块刻有古怪图案的玉版,它作恶多端,不仅吃了百姓们的稻谷,而且还生吞人类。
伏羲听到此事,立马带剑来到河边要斩除怪物,那怪物见打不过伏羲,连忙跪地求饶,并自称是黄河里的龙马,还将背上的玉版献给伏羲。由于玉版是来自黄河的宝贝,伏羲称这张图为"河图"。后来,伏羲按照"河图"的样子做出了 "八卦",之后又被作为《周易》来源。
到了大禹治水时期,有一天,禹正在洛河疏通河道,忽然河底浮出一只可以托起百人的巨龟,禹见此非常惊讶,认为这是一只神龟,就将它放生了。
没想到,不久后,这大龟腾云驾雾再次来到洛河,将一块光芒四射的古老玉版献给禹,上面同样有一些神秘文字和图画,禹将这块玉版命名为"洛书"。
而后,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录到《尚书.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在后世一些学者的理解中,就是指这两件事。在洛阳市的孟津县,也有一座始建于公元前348年的寺庙,龙马负图寺。
相传伏羲就是在这里发现的河图,这个寺庙,就是人们为了感谢伏羲在黄河边上建起的祭祀场所。在洛阳的神都十三坊就有一场介绍“河图洛书”的精彩表演。有兴趣的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领略一下河洛文化的历史。
推薦
-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