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习俗——村中敬神

20.png

旧时,由于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出现的顺逆、吉凶、祸福、乐忧、生死等事物和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就采取了盲目接受迷信的态度,寄托于一种思想中的超人力量,于是就形成形形色色的信仰。鹤壁地区民间的信仰基本为俗信,善男信女并非纯正的佛、道教徒,一般都是“见庙就烧香,见神就磕头。”鹤壁民间信仰一般包括家神、村神。

二、村中敬神

土地爷。旧时鹤壁农村均设有土地庙,供奉的土地神民间又叫“土地爷”,是管理一个小地面的神,也叫“社神”,《孝经》中说:“社者,土地之言,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上以社而祀之,报功也。”《周礼》中说:“二十五家置一社。”

土地爷一是管“五土”。据《独断》一书载:“五土者,一曰山林,二曰川泽,三曰丘陵,四曰坟衍,五曰原隰。”二是管生死簿。对土地爷的祭祀,由于他官卑职低,神威不大,人们没怎么把他放在眼里,三牲六礼轮不到他的名下,只是谁家死了人,死者的亲朋举哀恸哭到土地爷那里为死者报到,俗称“报庙”。

泰山奶奶。道教神,“泰山奶奶”亦称“老奶奶”,旧时官方称碧霞元君。大多村庄古时都建有泰山奶奶庙,庙内供奉的三位女神,民间俗称“三位奶奶”.坐在正位的是碧霞元君(天仙、大泰山奶奶、大奶奶),她能保佑平安、碧霞元君左侧的是佩霞元君(水仙、二泰山奶奶、二奶奶),俗称“眼光奶奶”,她能指点迷津,右侧的是紫霞元君(地仙、三泰山奶奶、三奶奶),俗称“送子娘娘"、她能赐予儿孙。因而乡村其庙众多,香火繁盛

观音菩萨:佛教神,旧时大多数村中都建有菩萨庙,敬祀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而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渡,所以称观世音。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菩萨诞辰日)、六月十九(菩萨成道日)民间有纪念活动。

关圣。关圣即三国时关羽,关羽是唯一被佛、道、儒三家崇拜的神,佛教把他当成是护法。道家儒家把他当成是“忠义”的象征,尊称为“关圣帝君”。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三国时河东(今山西解县)人。为蜀汉大将,辅佐刘备成大业,曾大破曹军,威震一时。官历前将军、汉寿亭侯,后吴将吕蒙袭破荆州,被杀。谥壮缪侯。因其为人忠直仁义,广受民间崇祀,尊其为“关公”“关夫子”。历朝皆有加封,宋时封为“武安王”,明封“协天护国忠义大帝”,清乾隆间诏改其谥为忠义。亦称为“关帝”“关圣”“关圣帝君”“武圣”。

浚县城东十数里为白马坡,是关羽斩颜良之处,当地群众为了纪念关羽,有"村村有帝庙,家家敬关公”的习俗。

龙王:龙王信仰在古代颇为普遍,龙王是非常受古代百姓欢迎的巧模神之一。在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龙往往具有降雨的神性。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本土文化,把水蛇翻译成龙。唐宋以来,帝王封龙神为王。从此,龙王成为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的神,龙王治水则成为汉族民间普遍的信仰。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诏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诏天下五龙皆封王爵。

道教认为东南西北四海都有龙王管辖,誉喊叫四海龙王。另有五方龙王、诸天龙王、江河龙王等。小说《西游记》中提到的四海龙王,即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使四海龙王成为妇儒皆知的神。

古人认为,凡是有水的地方,无论江河湖海,都有龙王驻守。龙王能生风雨,兴雷电,职司一方水旱丰歉。因此,旧时,龙王庙林立,与土地庙一样,随处可见。如遇久旱不雨,一方乡民必先到龙王庙祭祀求雨,如龙王还没有显灵,则把他的神像抬出来,在烈日下暴晒,直到天降大雨为止。

金龙四大王。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卷一九:金龙大王,姓谢名绪、晋太傅谢安之裔。明,徐树丕(识小录》卷三“金龙庙诗”条言金龙四大王姓谢、即亡宋谢太后子姓。赴水死,誓云;“黄河北流,胡运乃灭,”至元亡,黄河果北流又以阴兵助我太祖,故封号特隆,灵迹尤著。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四:顺治三年,封黄河龙神为显佑通济金龙四大王之神,清·黄钧(金业七》卷八“金龙四大王”条;大王姓谢氏,越人,为民捍灾赴水而死,灵爽赫奕,累请封锡因神行四、故日四大王。化身常为金色小蛇,故曰金龙。鹤壁境内大运河沿岸有许多地方建有四大王庙,浚县县城、道口镇(1949年10月前属浚县)新镇镇新镇村、码头村、屯子镇码头村等村均有四大王庙。

其他神。旧时一般村中还敬有牛王、马王、城隍、火神等。对这些神的祭祀,般是只限于春节和其生日。

20世纪50年代以后,信奉神灵的人逐渐减少,但民间一些老年家庭妇女,仍以惯常风俗向各神灵位烧香叩头。20世纪60年代以后,敬神活动基本绝迹,20世纪80年代以后,民间敬神活动之风,又有所抬头。


推薦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微信图片_20250320120828.jpg

收起

取消
  • 首页
  • 游学
  •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