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习俗——家庭敬神
旧时,由于科学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出现的顺逆、吉凶、祸福、乐忧、生死等事物和一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就采取了盲目接受迷信的态度,寄托于一种思想中的超人力量,于是就形成形形色色的信仰。鹤壁地区民间的信仰基本为俗信,善男信女并非纯正的佛、道教徒,一般都是“见庙就烧香,见神就磕头。”鹤壁民间信仰一般包括家神、村神。
老天爷:人们信奉“老天爷”,即“玉皇大帝”,是主管天地三界(天上、人间、阴间)十方(四方-东西南北,六道一一天、人、魔、地狱、畜生和饿鬼)万灵(四生一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的真主宰。
人们过年时要请“老天爷”(到集市上买天爷画像称“请”);弟兄分家另立门户要“分天爷”,搬进新院时要到老院对天爷祷告,然后头顶托盘,上放天爷画像或写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主宰”的牌位,到新院后贴到主房正中烧香安位。
每逢节日都要在其牌位前烧香(有的人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也要向三大保家神-天爷、财神、爷烧香),以求增福添寿,保佑全家平安;平时遇有难事,家庭主妇就向老天爷磕头、许愿、许、求告、乞求上天保佑;遇有不平之事,人们常常呼天唤地,就连男女结合,也要先拜天地,求作见证。
关爷、财神。当地民间把关爷、财神的画像画在一起,设同一香案供奉,这两位神一开始都是人,并且不同朝代,一文一武,为什么把他们合在一起呢、这要从他们的经历及功绩谈起。
关爷,民间所供奉的关爷原就是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之首关云长,他“降汉不降曹”,一臣不保二主的品德被世代称颂,“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单刀会”的威名震摄鬼神。故后来统治者借他的忠义观来麻痹人民、人民也借他的虎威来驱邪赶崇
财神,当地所供奉的财神是商代末期商纣工的大臣比干丞相,相传比于是纣王帝辛的叔父,官居少师,他为官廉洁,敢干犯颜苦谏,同微子、其子被历史上称为“三仁”。由于纣王荒淫无道,听信“三恶”(即费仲,恶来、崇仪虎)的谗言,大兴土木建“鹿台”、做“酒池”“肉林”,设“炮烙”之刑。
历史上说纣王喜靡靡之音和苏妲己好做“长夜之饮”。有一次二人在“鹿台”欢宴,看到远处有一老一少涉水,苏故意说老者的骨髓没有少者满,纣王就派人把这老少二人抓来“敲骨验髓”。如遇有人反对他这种做法,纣王就施以重刑,据《论语·微子》载:“微子去之,箕子为奴,比干谏面死",微子见纣王错乱残暴而离去,箕子、比干而被辱被杀,孔子称他们为“三仁”。
据说比干是被苏妲已用妖法挖心而亡。后人为纪念他,给他修了牌位祭祀,由于他的心被妲己挖去,没有心也就没有私心,适合管理财务,被人们称为财神。为了威摄那些见利忘义之徒,就把关云长的画像挂在财神比千之旁,久而久之就成了现在的情形,把关爷和财神画在一起,挂在主房内侧间进行祭祀。每年农历正月二十晚上,家家户户灯火通明,俗曰“接财神”。
老灶爷。鹤壁地区流传的“老灶爷”,又称“灶君”。画像是一男一女夫妇二人,男的是“灶君爷”,女的是“灶君奶奶”。据说灶君爷姓张,灶君奶奶姓李。民间在农历腊月二十四蒸馒头时往往祷告:“老灶爷姓张,蒸的馒头又白又光;灶奶奶姓李,蒸的馒头又白又起。”
据说他是受玉皇大帝委派到各家各户监视人们在一年中的行动,随时录人功过,一年一度把记录结果向玉皇大帝汇报(时间在农历腊月二十三去,正月初一五更回)据《抱朴子》一书说:灶神在月晦日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人之罪状,玉皇大帝根据罪的大小,减短被罚人的寿命,罪大的以“纪”(一纪为三百天)为单位减寿,罪小的以“算”(一算为三天)为单位减寿。因此民间为了让老灶爷上天汇报时报善不报恶,在农历腊月二十三晚都要“祭灶”,对其进行贿赂以便让老灶爷“上天言好事”。本地贴老灶爷时总是向里歪斜,俗语:“老灶爷往里倒,顿顿饭菜吃不了。”
门神。民间供门神主要是为镇鬼驱邪,保佑家庭平安。从传统门神画像看,大都是唐朝的秦叔宝和尉迟恭,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七载:门神乃是唐朝秦叔宝、敬德二将也。
据传唐太宗不豫,寝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呼叫,三十六宫,七十二院夜无宁静。太宗惧之,以告群臣。秦叔宝出班奏曰;“臣平生杀人如剖瓜,积尸如聚蚊,何惧魍魉乎?愿同敬德戎装立门以侍。”太宗允其奏,夜果无惊,太宗嘉之,谓二人守夜无眠,太宗命画工图二人之形全装,手执玉斧腰带鞭练弓箭,怒发一如平时,悬于宫之左右门,邪以息,后世沿袭,遂奉为门神。
祭祀门神的时间主要在春节期间,如果是出嫁的闺女,当娘家娘去逝后,出殡那天得早起要到婆家祭祀门神,说是怕娘家娘的鬼魂去看望闺女时门神拦道。
推薦
-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