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与洛书是八卦之源,是我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之根
河图与洛书是八卦之源,是我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之根。河图与洛书合称河洛文化,也是华夏文化源头,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1.河洛传说
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后来周文王又依据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并分别写了卦辞。
2.两幅图案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两幅神秘图案。河图就是八卦,而洛书就是《尚书》中的《洪范九畴》。河图洛书最早记录在《尚书》中,其次在《易传》中。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皆可追源至此。
3.数学思想
千百年相传,伏羲创立的八卦源于河图洛书,《周易》又源于伏羲的八卦。河图洛书中的数理关系和对称性是一种数学思想,以黑白点为基本要素,构成若干不同组合,并整体上排列成矩阵的两幅图式。
4.左旋之理
河图五行元素按照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顺序左旋相生。在此过程中,中心不动的一、三、五、七、九为阳数左旋,二、四、六、八、十为阴数左旋,皆为顺时针旋转,为五行万物相生之运行。
5.象形之理
河图本是星图,其用为地理,故在天为象,在地成形。天之象为风为气,地之形为龙为水,故为风水。河图展示了天星之运与地形之气的相互关系,四象四形则纳天地五行之气,形成了宇宙的基本结构。
6.五行之理
河图定五行先天之位,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间土。五行左旋而生,中土自旋,形成了宇宙万物相生的基础。土为德为中,故五行运动先天有好生之德,这种好生之德体现了宇宙间生命生长的原动力。
7.阴阳之理
土为中为阴,四象在外为阳,此内外阴阳之理;木火相生为阳,金水相生为阴,乃阴阳水火既济之理;五行中各有阴阳相交,生生不息,乃阴阳互根同源之理;中土为静,外四象为动,乃阴阳动静之理。
8.三才之显
若将河图方形化为圆形,木火为阳,金水为阴,阴土阳土各为黑白鱼眼,就是太极图。此时水为太阴,火为太阳,木为少阳,金为少阴,乃太极四象。故河图乃阴阳之用,易象之源。易卜乃阴阳三才之显。
9.先天之理
五行万物相生相制的过程以生发为主。当人被天制之时,人是天之属,人同一于天,此时之天为先天。人能识天之时且能逆天而行时,人是天乃天之天,故为后天。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对自然的认识利用。
10.五行相生
一、三、五、七、九是天数,是奇是阳,二、四、六、八、十是地数,是偶是阴,天数累加是25,地数累加是30,两数之和为55。一到五为生数,六到十为成数,得出五行相生之理,天地生成之道。
推薦
-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