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境界和禅宗有什么区别
1,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人是由理性、情感、身体、能量共同构成的,会不会神也有理性的一面,情感的一面,身体的一面,能量的一面呢?如果说人有灵、魂、体的话,神是不是也有灵、魂、体呢?只是这个灵、魂、体可能不是我们理解的人那样。
2,
上焦(胸口剑突上面):就像“喷雾器”,把身体里的营养和能量,像喷雾一样均匀喷到皮肤、肌肉这些体表地方,让咱们体表有劲儿、暖和,能抗外界病菌 。
中焦(胸口剑突到肚脐):把吃进去的东西,像熬粥一样“咕嘟咕嘟”腐熟、消化,还管着营养往上送、糟粕往下排,是身体里“营养运输调度站”,气血也在这加工出来 。
下焦(肚脐到小腹):“污水处理厂+能量仓库”,一方面把身体代谢废物排出去,另一方面肾脏藏着先天之精——继承父母的原始能量。
先天之精(肾里的“原始能量”)提供“基础动力”,后天之精(脾胃的“营养供给”)提供“持续燃料”,两者结合,元气不断输送到全身。
3,【道家三魂七魄】
三魂,精神意识。
胎光:三魂的核心,是生命的本源之光,代表先天的灵性与生命力,相当于“元神”。个人觉得就是灵魂。
爽灵:
主管人的智慧、意识、感知与思维能力,包括记忆力、判断力、情绪反应等。个人觉得就是大脑。
幽精:
与生殖、情感、本能相关,主导人的欲望、情感联结及生命延续的本能。个人觉得就是潜意识。
七魄:生理本能。
4,【阳神与阴神】
阳神:通过“性命双修”,历经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阶段,让神识与先天纯阳之气(先天元精和宇宙原始能量的结合)融合,达到“阴阳浑融”的完美状态后形成的“能量体”。
阴神:只修了精神层面,没管身体层面的能量转化。阴神只能被修炼者自己内视感知,无法在现实中实体显现,也不能与外界物质产生实质性互动。
对“我”的认知:出阳神、出阴神在一定程度上仍承认有“我”的存在,即便阳神可脱离肉体,也是“我”的一种存在形式的转变,有“我”之意识与形体等。而禅宗明心见性强调“诸法无我”,悟到空性后,明白“我”只是五蕴和合的假有,并无真实不变的“我”存在,从而破除对“我”的执着。
出阳神通常被视为道家丹道修行的最高层次之一,但并非所有道家流派都将其视为绝对的最高境界 。在一些观点中,阳神成就后,需进一步放下对“阳神”这一能量体的执着,将阳神融入虚空,此时“我”的意识不再局限于阳神的形体,而是与宇宙虚空的本源能量相融,达到“神与虚合”的状态。“我”与“道”不再有分别,没有独立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对境界的执着。
禅宗的“空性”是对“存在本质”的直接体认,强调“诸法无我”“性空幻有”,不依赖任何能量转化或境界提升的过程,而是通过顿悟直契心性本空;道家的“天人合一”则是在性命双修的阶梯中,逐步回归道的本源,虽最终破除执着,路径上经历了从“有为法”到“无为法”的转化。
推薦
-
-
QQ空間
-
新浪微博
-
人人網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