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羲祭祀 龙马负图寺是“人根之祖”、“人文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周易·系辞上》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尚书·顾命》伪孔安国传谓:“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 上古时期,孟津东部有一条图河与黄河相接,龙马负图出于此河,伏羲氏依龙马之图画出了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为内容的卦图,后人称为伏羲八卦图。伏羲氏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用阴阳八卦来解释天地万物的演化规律和人伦秩序。伏羲氏造书契、正婚姻、教渔猎,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结绳记事的蒙昧历史,开创了中华文明。龙马负图寺遂成为“河图之源”,伏羲氏则被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根之祖”、“人文之祖”。《汉书·孔安国传》曰:“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龙马赤纹绿色,高八尺五寸,类骆有翼,蹈水不没,圣人在位,负图出于孟河之中焉。” 龙马负图寺位于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雷河村,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也是河洛文化中“河图”的发现地。该寺因有龙马“负图出于孟河之中”而得名,是中原河洛文化寻根问祖的旅游圣地,也是河洛文化中“河图”的发现地,中国易学文化的发源地,距今已有1600余年。 2、山西洪洞大槐树 位于山西省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洪洞大槐树移民是从北宋末年宋室南迁开始,到明朝洪武、永乐形成高潮,一直延续到清代中叶。从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50年期间,先后从大槐树下就发生大规模官方移民18次,遍布河南、山东、河北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份,涉及1230个姓氏。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迁徙。经过六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如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洪洞(tóng)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汾河生态区”和“根祖文化广场”五大主题区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60余处风景文化景点。“解手”一词就出自大槐树移民。2008年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AAAAA级景区。 祭典时间:每年七月十五(七月半) 3、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 位于福建三明市宁化县石壁村,1995年在石壁客家公祠举办首届,每年举行一次。 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是中国十大最具有影响力的祭祖大典之一。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彰显客家精神的盛典,已经成为畅叙客家乡情、敦睦客家乡谊的盛典。2011年,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随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 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厉山镇,景区有神农牌坊、神农文化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神农碑、神农尝百草塑像、神农泉、神农洞、神农庙、功德殿、万法寺、龙凤日月旗杆、烈山湖水库、弯月湖等20余处人文和自然景观。炎帝神农大殿,坐北朝南,占地6600m²,高台圆柱直檐,秦汉风格,古朴庄重。景点的中轴线依次有:谒祖广场、圣火台、华夏始祖门、九拱桥、四牛石雕、照壁等建筑。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 祭典时间:炎帝是农耕文明的缔造者,是全球华人共同的祖先,农历四月二十六为其生辰纪念日。2009年起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举办“华人寻根节”活动。 1、山西洪洞大槐树——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 2、江西鄱阳瓦屑坝——北有山西大槐树,南有江西瓦屑坝。 3、湖北麻城孝感乡——要问祖籍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 4、河南固始九华山——中原第一侨乡 5、福建宁化石壁村——客家祖居地,宁化石壁村。 6、广东南雄珠玑巷——七百年前桑梓乡,后人世代不相忘。 7、山东兖州枣林庄 8、苏州阊门外 9、河北滦平小兴州 10、河南滑县白马城 11、江苏南京白马街 12、福建上杭瓦子街(珠玑巷) 13、福建莆田珠玑巷 14、随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 15、河南开封翰园春节祭祖大庙会 作者根据个人喜好编辑归纳,仅代表个人观点。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不一一列举,望各位老师同仁对拙笔的批评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