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说中原腹地的历史名县 传说中原腹地的历史名县孟津,滨临黄河,坐落着一处世人景仰的人文圣迹,龙马负图寺,是的,龙马负图寺在洛阳孟津会盟镇,是传统文化国学爱好者所向往的圣地。 今天蓝天白云,微风不燥,阳光正好,我们一行4人和风水大师郭老师,一起参观了“龙马负图寺”(正在修缮),喜欢传统文化,信奉国学传承的同行者,虔诚拜谒了人文始祖 伏羲、炎帝、黄帝... 读无字书忽想到伏羲以上, 行负图里恍若游太极之初。 龙马负图寺北临黄河,南依邙岭,西望汉陵,东眺叩马,怀念先祖,深感华夏文化源远流长。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历史上,龙马负图寺的名字多次更改,曾被称为伏羲庙、羲皇庙。 “读无字书忽想到伏羲以上, 行负图里恍若游太极之初。” 关键词:河图 洛书 千古五圣人 古代四贤人 孔孟老庄 阴阳 五行 四象 根在河洛 洛阳孟津 龙马 洛阳洛宁 灵龟 伏羲 先天八卦 周文王 后天八卦 白点 单数 生数 阳 黑点 双数 成数 阴 北玄武 东青龙 南朱雀 西白虎 “阴阳 五行 四象”为什么源自“河图洛书”? “大易之始,河序龙马,洛负龟书。” 谈阴阳五行无不始于《易》,而《易》始于《河图洛书》, 八卦出自河图,洪范出自洛书。 “八卦”是阴阳演变的极则, “洪范”是五行生成的原始, 《河图洛书》与阴阳五行的关系显而易见。 所谓“洛书”即推后天数的公式。 “乾坤”为先天之数,“坎离”为后天之数, “河图洛书”即推数的公式。 上下五千年,多少兴衰成败,多少血泪汗水,多少悲欢离合,都清清楚楚地写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土地上。 洛阳不只是一座城,还是一座占地1.5万平方公里的“巨型博物馆”。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起点。 远古时代,先民在这里生息繁衍; 新石器时代,部落族聚星罗棋布; 三皇五帝在这里生活,河图洛书在这里出现;丝路茶道与隋唐大运河,在这里交会;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一,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周易》比轴心时代还早五百年,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图洛书 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龙马负之于身,神龟列之于背”,历代认为它是河洛文化的滥觞,是中华文化渊源之谜。太极、八卦、九星等术数学 基本概念 皆可追源至此,被誉为“宇宙魔方”。 河图、洛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 ①在远古时代, 洛阳孟津段黄河中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 洛阳洛宁洛水中出现了,背上有数字的灵龟, 圣人伏羲依此而画出了先天八卦。 ②殷商末年,周文王在受到囚禁时,又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称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作了卦辞和爻辞。 ☯《易经》源自河图、洛书,“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它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即“三古”;书中内容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即“三圣”。 ☯《易经》被后人称为“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智慧中之智慧”。 易经思想贯穿于中国古代所有文化之中,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枢纽,是“人类的少年哲学”。 ☯《易经》是千古五圣人智慧: 伏羲、文王、周公、孔子、朱熹。 古代四贤人的智慧均来自《易经》: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 其中孔子、孟子对《易经》的乾元观做了很好的发挥,主张积极主动的辩证思维,主张入世在朝,从而创造了儒家学派。 而老子、庄子则对坤柔观有很好的发展,崇尚自然无为,主张出世在野,以此开创了道家学派,对中国的思想、文化都有深刻影响。 逆境哲学是《易经》哲学的魂,《易经》有杰出的决疑智慧。 二,“河图”中的神奇数字 ①构成河图数的基本规律: 一与六共宗,二与七为朋,三与八成友, 四与九同道,五与五相守。在十数中, 一、三、五、七、九为奇数,属阳; 二、四、六、八、十为偶数,属阴。 “二”与“七”,一阴一阳在上方; “三”与“八”,一阴一阳在左方; “四”与“九”,一阴一阳在右方; “五”与“十”,一阴一阳在中央。 ②河图五方之数既定,如何分析其数理呢? 一、二、三、四为四象之“位”; 六、七、八、九为四象之“数”; “六”为老阴数,“九”为老阳数; “八”为少阴数,“七”为少阳数。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 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一曰水,天数也;二曰火,地数也; 三曰木,天数也;四曰金,地数也; 五曰土,天数也。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于北;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于南;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于东;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于西;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于中央。 一、二、三、四、五,为五行的阴阳生数, 六、七、八、九、十,为五行的阴阳成数。 天生地成,地生天成,阴阳五行,万象毕见。 具体是说: 天生一 始于北方水,地生二 始于南方火, 人生三 始于东方木,时生四 始于西方金, 五行生五 始于中心土,五行皆由一而生, 数至于五,土在最后。 ③“河图”用十个黑白圆点来表示: 阴阳、五行、四象... “白点”组成的为单数,又称“生数”属阳, “黑点”组成的为双数,又称“成数”属阴 仔细观察 白点的分布,即五行的布局。 而相邻位置的黑白点数之差,正好为5,所以就有1、6属水,2、7属火,3、8属木,4、9属金,5、0属土的五行数字。 河图洛书所表达的是一种数学思想。 河图、洛书 是2幅“矩阵图”,是以黑点、白点为要素,以一定方式 排列组合,组成矩阵。 河图: 也可以这样看 北方:一个白点在内,六个黑点在外, 表示玄武星象,五行为水。 东方:三个白点在内,八个黑点在外, 表示青龙星象,五行为木。 南方:二个黑点在内,七个白点在外, 表示朱雀星象,五行为火。 西方:四个黑点在内,九个白点在外, 表示白虎星象,五行为金。 中央:五个白点在内,十个黑点在外, 表示时空奇点,五行为土。 ④五行 由五方的象数生成 以12月分阴阳,则一年六阴六阳。 冬至一阳生,故以11月为一阳,12月为二阳,1月为三阳,2月为四阳,3月为五阳,4月为六阳,阳亦至此而极矣。 总之,河图的天地阴阳十数化生五行,一水居北,二火在南,三木居东,四金在西,五土位于中央,则显然看出一年阴阳变化,五行相生 由北而东,而南,而中央,而西,而北, 由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三,旋转 河图→洛书 洛书: 将河图四方的八个数 旋转排成八方 而为八卦,每方一个数纳地支十二气象,就是洛书。 只是将火的2、7数与金的4、9数变换了位置,同时土5为中 显用而寄八方,土10则不显而藏于用。 变化之后为:载9履1;左3右7;4、2为肩;8、6为足。九个数纵横交叉,其和皆为15。 ①构成洛书的基本规律: 六八为足,五居中央,龟背之象也。
二数在上方九数的右角,四数在上方九数的左角; 六数在下方一数的右角,八数在下方一数的左角;五数独居于四正四隅的中央。
一与六相含而为水,二与七相含而为火, 三与八相含而为木,四与九相含而为金。 正含有一得五而成六,二得五而成七, 三得五而成八,四得五而成九的道理。
右下角的六数,与左上角的四数相对,六为水而四为金; 便成“金生水”之数。 右上角的二数,与左下角的八数相对,二为火而八为木; 在左方的三数,与在右方的七数相对,七为火而三为木; 便成“木生火”之数。 以金木而生水火,此后人所以有“洛书为坎离数”之说也。 ③无论纵横错综均能化为“十五”数。 在洛书中,各个纵向、横向和对角线上 的三数之和都为15。 五,“河图”“洛书”中的数理关系 ①“河图”中的数理关系 1.在河图中,除中间一组数(5,10)之外,纵向或横向的四个数字,其偶数之和=奇数之和。 纵向数字:7+1=2+6; 横向数字:8+4=3+9。 2.四侧或居中的两数之差相等。 上(7-2)、下(6-1)、左(8-3)、 右(9-4)、中(10-5),其差均为5。 1.在洛书中,各个纵向、横向和对角线上的三数之和都为15。 2.洛书四边每侧的三个数中,某两数之差为5: 上(4-9-2),9-4=5; 下(8-1-6),6-1=5; 左(4-3-8),8-3=5; 右(2-7-6),7-2=5。 ③河图数与洛书数的阴阳异同。
河图+洛书 相合适为一百之数,万物万象,至微至大之数,均穷于此矣。
六,河图洛书 起源之谜 古书对河图洛书的来历有七种观点: 1.伏羲得河图,画八卦; 2.黄帝得河图,作《归藏易》; 3.尧帝得龙马图; 4.舜帝得黄龙负河图,大禹得洛书; 5.商汤至洛得洛书; 6.文王受洛书、应河图; 7.成王观河、洛,得龙图、龟书。 这是洛阳王城公园的“河图洛书文化广场”,当你来到洛阳,或驻足,或流连;当你穿行在洛阳城中,你会站在天地之间,一览千年。你将看到千百年岁月中,无尽的秘密与宝藏,看到“十三朝古都”谱写的盛世华章,看到人类生生不息的见证,看到民族辉煌宽广的印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