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河洛文化
  • 浅谈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是指存在于黄河中游洛河流域,以伊洛盆地(亦称为洛阳盆地或洛阳平原)为中心的区域性古代文化。大致包括北纬34°至35°、东经110°至114°之间的地区,以今天河南省的西部地区为核心。由于该地区在我国历史上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地位,所以自古夏代开始,河洛文化长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久负盛名的京都文化、王畿文化,是我国5000年华夏文明的源泉与主脉。河洛地区南为外方山、伏牛山山脉,北为黄河,西为秦岭与关中平原,东为豫东大平原,北通幽燕,南达江淮,在古代雄踞于中原,为“天下之中”(《史记•周本记》),即所谓“

  • 河洛文化的源头——河图洛书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今天小编就讲讲河图洛书的故事。河图洛书传说,关于“河出图”“洛出书”等相关故事的民间传说体系。主要流传于河南省洛阳市。“河图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河图洛书的起源与传说传说伏羲创作了河图洛书,1979年版《辞海》中,记录一个流传于中国古代的传说。相传在伏羲存在的时期,曾有一个奇丑无比、体型庞大的怪物游到黄河边上,而且背负着一块刻有古怪图案的玉版

  • 关注河洛文化与河图洛书的时代交响

    这两天,古都洛阳又迎来了一件盛事——第六届世界古都论坛在洛阳举办!本届盛会对洛阳的发展来说,无疑又是全社会的一件大事!洛阳不仅是论坛的永久会址,而且自2024年第五届论坛始,又正式升格为省级盛会。历届论坛累计吸引了全球数十个国家、千余位专家学者共襄盛举,已成为洛阳,乃至河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亮眼品牌!洛阳:准备好了吗?洛阳这几年备受全国、乃至世界瞩目!尤其是隋唐洛阳城遗址及中轴线的复建,给洛阳带来了大量的客流,让我们看到了洛阳巨大的文旅潜力!但洛阳作为古都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其

  • 溯本开新,以河图洛书为魂的千古之道

    溯本开新,以河图洛书为魂的千古之道 夫河洛文化,乃华夏文明之根脉,炎黄子孙之精神原乡。然当今学林世风,或有舍本逐末之弊:于河洛文化之研讨,若不追河图洛书之根蒂,弃太极八卦之源流,则如舟行断水,木生离土,虽洋洋万言,终是隔靴搔痒,未触灵台。今撰此文,欲明一理:河洛文化生态圈之生生不息,端赖对河图洛书这一“根图腾”进行与时俱进之探索。此非守旧复古,实为文明传承与创新之大道,亦为河洛文化永葆生机之玄钥。一、宏观之道:河图洛书为文明基因,无根则文化失魂 天地开辟,河出图,洛出书,伏羲因之画卦,大禹据之叙畴

  • 了不起的河洛文化期待繁荣兴盛

    了不起的河洛文化,忘不了的老家河南!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和黄河文化的源头和核心,是河南厚重历史文化的特色和标志。新时代河洛文化的研究、保护、开发、传播,更是事关中华民族根与魂的大事。河洛文化是以“河图”“洛书”为标志、“河洛郎”为特征、夏商周三代文化为根脉、汉魏隋唐宋盛世文化为主干、古都洛阳所凝聚的历史文化精髓为核心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图片来自百度)河洛文化发展喜中有忧,未来期盼更加繁荣昌盛!一、认知方面的争议和政策落实上的差距河洛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作用无可争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河洛文

  • 河洛小镇 让千年文脉“活”在当下

    寒露时节,河洛大地笼罩在雾霭之中,更显深邃与厚重。10月12日早晨,在洛阳市孟津区朝阳镇南石山村,唐三彩烧制技艺传承人张师傅俯身查看窑口温度计,身旁排列着刚刚素烧完成的坯体。其貌不扬的村落,因传承并发扬1300年前的三彩制陶技艺,获得了三彩小镇的美誉。  在伊川县葛寨乡,烟云涧村的匠人们正用传统失蜡法铸造仿古青铜鼎,蜡模上的饕餮纹路精细如发,这里是闻名全国的“青铜小镇”。烟云涧东南,跨过北汝河,汝阳县三屯镇东堡村的千亩旱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泛着金光,映照着“全国文明村镇”的金字招牌,巨幅稻田画中“宜居宜

  • 河洛文化 龙马负图寺

    河图洛书是中医理论的底层架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起源,对中医的影响更是不言而喻。河图是从生到成,是先天的属性,那洛书从一到九就是后天。再看形态,天圆地方,河图是方的,属地,具有阴的属性,洛书偏圆,还有阳的属性。内经说,“阳化气,阴成形”,阴是成形的,应地是有形的,五行都是有形的;成圆在天,清阳上为天,由气组成的,能量是不断的升降环绕在大气当中,地球居中,围绕着地做旋转。气不是从天上来的,是从精化生的,人体中所有的气都是由五脏藏精所化的,“其生五,其气三”,五行

  • 河洛“中”文化

    一、什么是“河洛文化”?河洛文化是指发源于黄河与洛水流域(主要是今河南省洛阳一带)的古代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被认为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与核心,有“华夏文明之源”之称。河洛地区的地理范围:•黄河(河)与洛水(洛)交汇的区域,主要涵盖今天河南省的洛阳、郑州、开封等中原地区。•是中国古代多个朝代(如夏、商、周、汉魏、隋唐等)的建都之地,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二、“中”在河洛文化中的特殊意义“中”这个字,在河洛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中,具有非常核心的地位,可以从以下几个

  • 河洛康家:横跨四百年的河洛文明传承者

    河图洛书流传至今,不知道多少年,它的真正的价值,是不断延续高品质的人群。所以河洛智慧能在家族被应用和传承,也意味着一个家族的未来。 作为发源于河洛腹地(今河南巩义)的家族,康家从明朝延续至民国,创下“连续13代富足、兴盛400余年”的传奇,核心便在于将河洛文化的精髓融入家族血脉,形成独特的传承体系:1. 以“四留余”家训锚定河洛处世智慧 康家将河图洛书“阴阳平衡、生生不息”的哲学融入治家理念,提出著名的“四留余”家训:“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路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

  • 守住洛阳河洛文化的根与魂——读席升阳教授谈河图洛书文化有感

    昨天反复观看了研究河图洛书拼图的朋友宋老师向我推荐的河南科技大学席升阳教授的一篇专题文章——《洛阳应将“河图洛书”作为城市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席教授是我们尊敬的参予洛阳十四五规划评审的专家,以他的睿智和博学,能够也开始关注河图洛书文化对洛阳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和指导意义,让我们这些热爱河图洛书文化的普通学习者,更加看好洛阳未来河图洛书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共同守护中华文化的根与魂此次洛阳锦幔坊文化隆重推出的《河图洛书》演艺,让洛阳的河图洛书文化传说一下子成为时代的焦点,不管是央视的报导,还是美国曼哈顿

  • 大美洛阳 厚重易学 河图洛书的诞生地

    “河图洛书”的传说 是诞生在古洛阳地区的一则古老神话,说是在伏義氏时,黄河里浮出一匹龙马,龙首马身,似驼而有双翅,高八尺五寸,踏水不没,背负“河图”。伏義氏依“河图”画作“乾、巽、坎、艮、坤、震、离、兑”为内容的八卦图,成为《周易》一书的来源。 大禹治水时,从洛河中浮出一只神龟,背负之纹,排列成组,是谓“洛书”。大禹对“洛书”进行了阐释,制定“洪范九畴”(治理天下的九类大法),后成为《尚书》中的《洪范篇》,大禹因此治水成功,划天下为九州。(图左河图 图右为洛书 均为董师傅家中搜集的图画 )古代传

  • 河图与洛书是八卦之源,是我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之根

    河图与洛书是八卦之源,是我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之根。河图与洛书合称河洛文化,也是华夏文化源头,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1.河洛传说传说伏羲氏时,有龙马从黄河出现,背负“河图”;有神龟从洛水出现,背负“洛书”。伏羲根据这种“图”、“书”画成八卦,后来周文王又依据伏羲八卦研究成文王八卦和六十四卦,并分别写了卦辞。2.两幅图案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两幅神秘图案。河图就是八卦,而洛书就是《尚书》中的《洪范九畴》。河图洛书最早记录在《尚书》中,其次在《易传》中。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

  • 洛阳明清民国旧方志地图

    洛阳洛阳是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是河洛文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有13个正统朝代和20多个政权将洛阳设为文化、经济、行政中心,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建城史和1500多年建都史,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城市之一。洛阳也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和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核心发祥地,华夏、中华、中土、中国、中原、中州等称谓均源自于古老的洛阳城和河洛文明。元代以前,洛阳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的天然法定都城,大一统的王朝多以洛阳为首都或陪都,割据政权也均以进入洛阳作为

  • 从河图洛书到家族传承: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家庭里,都藏着文化密码

    从河图洛书到家族传承: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家庭里,都藏着文化密码 你是否想过,家里那本泛黄的族谱,和传说中伏羲画卦的河图洛书,其实是一根血脉上的两个结? 河洛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冷文物,不是课本上的铅字,它是刻在我们家族基因里的活密码。 其实,它早就在你家的烟火气里,藏了千百年。 河图的“天圆地方”,是爷爷教我们为人处世要外圆内方;也是爷爷案头那只青花瓷碗,碗底的“天圆地方”,是河图里乾坤定矣的格局; 洛书的“九宫八卦”,是奶奶讲持家过日子要守正出奇。也是奶奶压在箱底的那方刺绣手帕,针脚里走的“

  • 可能揭示了河图洛书的秘密 ——一次尝试之作

    一、一、入蜀求法记我们的故事要从南宋开始。时为1193年,辗转听说蜀地有河图洛书的遗存,正在整理《周易本义》,发愿要理清中国文化源头的朱熹,便委派学生蔡元定入蜀寻访。蔡元定比朱熹小5岁,朱熹视之亦师亦友,而蔡元定则始终对朱熹执弟子礼。蜀道难,无论是出川还是入川,对古人都是一件大事。进出蜀地分水路与陆路,水路是乘舟航行于狭长的长江三峡,陆路则是翻越险峻的秦岭栈道,都是千辛万苦的旅程。这里既封闭又富庶,使得自古以来,她既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带点另类风格的存在。文化兴旺时,蜀学可以锦上添花;文化衰亡时,

  • 什么是河洛古国?

    ““可以说,这个巨大的都邑放在五千多年前的北方大地绝对是一个不亚于北上广的大都会所在。发掘中华文明—校/一条人文主义狗 画/捕风者图/地缘谷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这是我们儿时就耳熟能详的古史记忆梗概。然而,这我们早已深植于脑海中的真理却时常遭到西方史学家的种种质疑。“炎黄尧舜虚无缥缈”,夏王朝的存在“还待考证”,西方通史读物中时常把中华文明的开头定格在具有完整甲骨文实物记载的商朝,把中华历史时长压缩为仅仅3600年左右。尽管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将夏王朝的存在公诸于世,我们的“五千年历史”似乎依旧略显苍

  • 河南“河洛古国”:考古发现改写认知,难怪古书说“北斗九星”

    上世纪20年代开始,在北方西辽河流域,考古发现“红山文化遗址”,数量高达千处,其中牛河梁遗址出土文物与女娲事迹高度吻合,查海遗址(红山文化早期)出土了“中华第一龙”。因此,中国考古学泰斗李济曾说“长城以北,那里有我们更老的老家”,著名考古学家郭大顺认为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直根系”。上世纪30年代开始,在南方江浙皖等地,考古先后发现良渚古城、凌家滩遗址等,其中良渚遗址已被确定为进入文明时代,证实中国的确具有上下5000多年的文明史,凌家滩文化遗址比良渚遗址稍早,现在对它的结论是“或将中华文明史提前到5300年

  • 中国唯一的神都,现沦为三线城市

    相传,上古伏羲时,黄河流经今河南孟津县一带,有龙马浮出水面,伏羲根据其背上“河图”,演成八卦,后来成为《周易》的起源。另有传说,大禹治水时,洛水之畔有神龟背驮“洛书”而出,大禹以此定九章之法,划天下为九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些古老的传说见载于先秦文献《尚书》《周易》中。尽管河图洛书的故事带有抽象化和神秘化的特征,但说明先民将河洛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河洛地区,以洛阳盆地为中心,位于黄河及其支流洛河(古称洛水)交汇之处。西周初年营建洛邑时,周公说:“此天下之中也。”▲河南省地形图。

  • 河洛文化研究》第一篇:河图洛书——神话、考古与文明的密码

    【楔子:黄河与洛水的交汇处】黄河浊,洛水清。两水交汇,清浊分明,盘旋而去,一如太极。就在这漩涡之下,泥沙之中,沉埋着华夏文明最初也是最深的密码。这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这是一个哲学命题。数千年来,中国的帝王、哲人、谋士、甚至反叛者,都曾在此徘徊,苦苦追寻一个问题的答案:天命何在?而答案,据说就镌刻在两幅神秘的图案之上——河图与洛书。【第一幕:传说与正史—— “神赐”的叙事构建】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郑重其事地写下:“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但他笔锋一转,对“河出图,洛出书”的祥瑞之事,却惜墨如

  • 一口气读懂中国瓷器发展史

    中国——瓷之国,全世界第一个烧出瓷器的国家。中国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瓷器是百姓的日用品,是王公贵胄的奢侈品,还曾是中国最为主要的贸易出口产品,一度被欧洲的贵族疯狂追捧,拥有一件中国瓷器是富有和高贵的象征。现在去到博物馆,瓷器也是极其主要的藏品,在很多博物馆藏品数量上都占着较大的比重。在拍卖场上,瓷器也是最主要的中国艺术拍卖品类之一,并且价格都非常不便宜。所以,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不得不知的中国瓷器发展史吧。三国两晋南北朝瓷器,经过1200度以上高温烧制,最早出现在中国东汉时期。

共有4頁首頁上一頁1234下一頁尾頁
客服中心
電話
400-065-0201
- 问题咨詢
新浪微博
咨询问题,扫码咨詢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