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文章
搜索
传统文化
  • 会盟镇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

    会盟镇,简称“会盟”,古称“孟津”。隶属于洛阳市孟津区,位于孟津区东北部,北临黄河,南依邙山。截至2018年总面积128.8平方公里, 20个行政村,5.6万人[1],201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25亿元[2]。荣获洛阳市小城镇经营管理先进镇、洛阳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洛阳市农业农村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1]。素有“河洛江南、鱼米之乡、旅游胜地、文化摇篮”的美誉。4张境内有王铎故居、狄仁杰故居、李密饮酒台、龙马负图寺等景点[2]。会盟北与吉利区相连,南距市区10公里,洛常公路、208国道、S312线在镇内交汇,连霍、二广高速依城而过,黄

  • 龙马负图寺志——河图之源

    《龙马负图寺志——河图之源》是孙顺通、王维民、杨志轩、郭校、焦学峰编纂的地方志。基本信息编纂人员孙顺通、王维民、杨志轩、郭校、焦学峰出版时间1997年05月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书名龙马负图寺志——河图之源内容简介本志记述了著名景观龙马负图寺内的碑碣以及相关研究的文章。[1]作品目录封面龙马负图寺志——河图之源《河图之源》编委会图片龙马负图寺伏羲圣殿伏羲殿伏羲圣像伏羲殿龙马塑像图河流域图一、碑碣拓片伏羲殿神龛下的横匾明建伏羲庙规模图龙马负图处——嵌于明建伏羲庙钟楼下图河故道——嵌于明建伏羲庙鼓楼下明建伏羲庙

  • 孟津区 河南省洛阳市市辖区

    孟津区,是河南省洛阳市市辖区。处河南省中西部,洛阳市北部,东与偃师相连,西与新安接壤,滔滔黄河穿城而过,巍巍邙山屹立境内。截至2021年,下辖4个街道、10个镇、272个行政村(社区),面积838.7平方公里。孟津区荣获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称号[1]。孟津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矿产资源主要有原煤、紫砂岩、砂岩、砂、粘土。2021年全年全区生产总值553.5亿元[3]。2022年年末,孟津区常住人口48.3万人[4]。5张截至2020年,孟津区共有普通高中5所,普通初中21所,小学63所,

  • 龙马负图寺

    龙马负图寺位于河南洛阳孟津区会盟镇雷河村,始建于东晋永和四年(348年),最初为纪念伏羲在此得“河图”而建,后因佛教传入更名为“浮图寺”(佛图澄为西域高僧)。唐代曾改称兴国寺,明代嘉靖年间最终定名“负图寺”。寺院主体为三进院结构,现存伏羲殿为明代建筑,后院三皇殿为1999 年新建,中轴线两侧分布文王殿、孔圣殿等。历史上,它长期作为佛道寺院,明清时期逐渐融入伏羲祭祀功能,现为无字碑刻的河图传说地,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

  • 道家修炼入门的三种功夫,你都知道是哪些吗?

    一、道德的修养道家修炼以长生久视为目标,要达到这个总目标,有三种修炼的入门功夫。你可能想不到,道教修炼一开始强调的是道德修养,所谓积德累行,以立仙基。这个传统始自东晋的著名道长葛洪。在此之前,要达到长生久视,只需要炼出“金丹”即可。西汉淮南王刘安炼出金丹,多到溢出炉鼎。淮南王家宅中的鸡和狗有幸吃了金丹,竟也成了仙物。遂留下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成语。这种故事虽然不是个例,却显然对勤修苦炼的人是不公平的。于是葛洪祖师提出修炼的功德说。强调道教修行不能仅靠内修外养等方术,还必须积善立功,以忠孝和

  • 道家智慧:真正会生活的人,一生都在不断地做“减法”!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春秋时期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以道法自然为核心,阐述了如何让人们的个人修身达到少私寡欲,如何让人们的处世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虽然《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但是其中却蕴含了深邃的智慧,值得人们一生去研究和感悟。近些年,“断舍离”一词在日常生活中流行,听起来非常的“高大上”。它的主要思想为“断掉额外的物欲,舍掉无用的情绪,离开负面的影响”,做到这些,就能让生活变得非常简单,心情也会更加愉悦。归根到底,“断舍离”就是给人生做

  • 道家性命双修之学:逆炼成仙,混合神炁!

    内丹学一般以炁为命,以神为性,故性命指神炁。性命之学,儒道诸家皆有之,但解释不同。《易·乾·家》:“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此论以后被宋明理学和心学所发展。内丹学认为人体之生成,乃父母初交时一点先天元炁而立命;至十月胎圆,又得先天祖气一点元阳而有性。此时元炁为命,元神为性,性命不分,处于混沌的先天状态;至降生时,元神归于心,元炁归于肾,由先天分判为后天之性命,始成长为人。内丹学要由人逆炼成仙,便发展出混合神炁的性命之学。历代丹家对性命的解释历代丹家对性命的解释都不外将命归为炁、形、身,将性归为神、

  • 《周易》君子易 - 周易的学派类别

    在学业和研究《周易》之前,要了解从古到今,《周易》主要衍生出哪些学派理论。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关于《周易》的类别,主要有两大类。①义理派认为《周易》主要是讲天道,以及在天道运行下人们所经历的教训与经验的著作。这种认知和研究方向主要从《易传》之后形成,《系辞传》中有:《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这是说《周易》这本书包括了天道、地道、人道等多方面的内容。《易传》之后,解释《易经》的主要有两大派,即象数派和义理派。象数派:主张通过研究象和数来弄清《易经》的内容。所谓“象”,

  • 周易入门35问

    1、问:何谓《周易》。答:《周易》是我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部巨著,历来被尊称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其内涵涉及天文学、气象学、物理学、数学、医学、军事学、气功学等。千百年来,《周易》对我国的哲学、史学、文学、宗教、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都有着巨大的影响。2、问:何为《三易》。答:《三易》是指《连山》、《归藏》、《周易》。《连山》是夏代的易学,《归藏》是殷代的易学,《周易》是周代的易学。可惜,《连山》、《归藏》已失传。3、问:《周易》的组成。答:《周易》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易

  • 周易入门 上(建议初学者收藏)

    提到《周易》,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算命先生手里的神秘典籍”,或是古籍里晦涩难懂的“之乎者也”。甚至有人会直接将它与“封建迷信”画上等号,觉得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这本近三年前的书早已过时。但如果我们真的放下偏见,翻开《周易》的原文,就会发现它藏着的不是玄乎的预言,而是古人用一生观察自然、总结人生的“生存指南”。先给大家举两个身边的例子。有位开网店的朋友,去年遇到项目瓶颈,团队加班加点做的功能,上线后用户不买账,数据一路下滑,整个团队陷入焦虑,有人提议“推翻重来”,有人坚持“再优化细节”。后来他偶然翻到

  • 《周易》里面最经典的6句话,醍醐灌顶,值得一读

    01穷则思变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万事万物都在变易之中。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变才是唯一的不变。事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陷入瓶颈,难以继续下去,只有改变,才能让事情继续发展。变则通,通则久。生活中不要钻牛角尖,灵活变通,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02人生的六个步骤潜龙勿用、见龙在田、终日乾乾、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周易·乾卦》1、潜龙勿用:在时机不成熟或者自己能力不够的时候,暗中积蓄自己的力量。2、见龙在田:经历了潜藏积蓄,要抓住一定的时机,才能崭露头角。3、终日乾乾:这时你

  • 朱伯崑:周易象数思维

    象数思维是以符号和数为媒介,认识、推断或预测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思维形式。与形象思维不同之处在于,它在借助形象进行思维的时候总是伴随着数的变化,以象数合一的观念考察事物变化的过程和规律。象数思维是《周易》特有的一种思维形式。它与中国古代崇尚数的观念相联系。在中国古代一些人的观念中,自然界的变化是遵照数的变化程序进行的。数的变化程序标志着事物变化的趋势和结局,人们称之为气数。因此,推测事物变化方向和趋势,则通过数的演绎来进行。《周易》以象和数相互转换的观点解释卦爻象和事物变易的过程和法则。《易经

  • 易学史=《周易》改造史

    国人必读作为华夏历史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经典,《周易》是华夏文明当之无愧的元典,早已成为国人必知必读的文化典籍。一知半解作为国人必知必读的经典,三千年来所有研学者对于《周易》却都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甚至可以说都完全是雾里看花不知所以,没有例外。所谓的易学史那么三千年易学史都研究了些什么呢?由于本义不明,《周易》成了中国思想史上最富弹性的经典,三千年来的研究者都在通过将自身关切映照于《周易》之中,来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都在研究每个人自以为的易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周易》进行改造,以便为己所用。总之三

  • 河洛文化修自在光明

    为什么要学习河洛文化很多人对于河图洛书印象有两个一个是传统文化一个是功夫其实河洛文化何至于此它是天道系统,作用于人们的生活。所以也就包含人们生存,发展,延续。是可以在生活中各方面能应用的系统。这个假期,我主要带着孩子早起,练功,体会经典与河洛文化结合。孩子给我分享的也是一,对经典有了更深的领会,并能和河洛智慧融合在一起,体会到古人利用天地自然规律融合人创造的智慧。二,河洛功夫帮助他们不断修复身体。老大一直是湿耳,经常耳朵堵塞,严重的时候只能去医院清理。通过练功,耳朵内干燥了很多。前段时间去游泳回

  • 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整天听很多大师讲河洛文化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影响,我相信大家对河洛是哪里都不是特别清楚,也可能经常听的云里雾里。我决定来做一个比较明确的描述。(河洛地区的核心区域,是洛阳所在的洛阳平原(或称伊洛平原)。洛阳平原,由洛河、伊河(洛河支流)下游冲积而成,主要包括今日洛阳市区、偃师区,也涉及孟津区、巩义、宜阳、新安等县(市)一部分。古代所称“中国”“天下之中”“中土”都指这一带)。众所周知,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是指起源于河洛地区的区域性文化,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核心区域文化,也是闽南文化、客家文

  • 了解河洛文化,读这些书

    “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句,生动描述河洛文化在中华文化版图中的地位。河洛文化,是以洛阳为中心的古代黄河与洛水交汇地方的物质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中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主流,不仅奠定中华文明的发展方向,而且塑造华夏儿女的心灵。河洛文化以河图洛书为标志,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性;以夏、商、周三代文化为主干,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性;以洛阳古都所凝聚的文化精华为核心,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厚重性;以“河洛郎”南迁为途径,把这一优秀文化传播到海内外,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辐

  • 普通人如何精力旺盛

    一切能力其实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旺盛的生命力。有的人学什么都慢半拍,做事总是力不从心,无法深度思考,情绪反复内耗。而真正原因并不在技巧层面,是忽视了一个关键点,生命力是一切能力的根源。当你真正理解这句话,你对成长,对自己,甚至对人生的理解都会彻底不同。学习能力,判断力,注意力,情绪、管理、创造力,这些我们口中常说的思维能力,背后全都依赖一个基础结构,你的身体状态。你见过哪个真正把事业做起来的人,是一副精疲力竭的样子?越是自我驱动的人,身体状态越好。他们极度重视作息、饮食、节奏,因为他们知道,体弱

  • 真正的觉醒,是从学会“放手”开始

    真正的觉醒,是从学会“放手”开始我们常常感到疲惫和困惑,仿佛被无数看不见的线牵引着。这些线,名字叫“关系”。阿德勒心理学中有一个观点:人绝大多数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我们渴望被认可、被喜欢、被重视,却又常常在追逐这些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而真正让人获得自由的,恰恰是重新审视关系,并有勇气“放手”。人生而孤独,也终将独自前行。《百年孤独》里说:“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我们独自降临人间,也终将一个人告别世界。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每一段关系,都只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意义上存在。有些人带来温暖,

  • 中国各省市道教宫观查询表(内蒙古)

    宗教派别场所名称地址道教正一天云山道观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道教全真三清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攸攸板镇元山子村三清观道教全真太清宫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艺术厅南街17号道教全真惠云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达赖村道教全真水神宫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把什乡道教全真韩祖宫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毛凤章村道教全真红石崖道观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卓资县红召乡官庄村

  • 看不见的刀锋:隐匿的阴气,收割着运气

    一、阴气:看不见的刀锋人这辈子,总会跟“气”打交道的。有的人靠一口气撑起家族,有的人被那口气耗得精疲力竭。可问起什么是“阴气”,大多数人怕是只会嗤笑一声,说你迷信,或者摆摆手,说那是神棍的话术。但当你真的走进一处废宅,四面墙壁渗着潮,屋角有股子难以名状的寒意,连影子都变得不安分时,你就不会再笑。你会停住脚步,摸一摸自己的脊背,问自己:这地方是不是……不对劲?平时我们说哪儿阴气重,说哪个人阴森,其实不止是语言的惯性,而是一种经验的总结,是人的本能和潜意识的判断。人有两个意识和潜意识两种意识,意识相

客服中心
電話
400-065-0201
- 问题咨詢
新浪微博
咨询问题,扫码咨詢
本站已支持IPv6
seo seo